音乐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音乐研究>
论琴筝审美的雅俗分野之7


三、琴筝审美雅俗分野的当代意义


琴筝审美的雅俗分野仍广泛体现在今天的乐坛。

在曲目创作上,当代琴曲的创作和理论总结几无进展和新作出现。近年虽有个别作曲家在创作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但并未在琴界得到推广。大多琴家仍保留传统的创作方式——“打谱”,其实质是以复原古曲面貌为大宗。如果说古代琴曲尚有创作和传谱,近代琴曲则唯有打谱复古,琴曲创作历程的基本轨迹可概括为“古代繁荣兴旺,近代唯在追古”。创作如此,琴曲积累亦如此,当代琴曲仍以古代曲目为主体和精华,就充分说明了琴曲创作是以保存、诠释和继承好古代遗产为宗旨,而非锐意新创。

演奏场合上,琴仍保留多用于自娱的传统形式,白居易《夜琴》诗所谓“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说的是唐代琴家自我欣赏的情况,当代与古相去不远,琴家仍多在琴社、琴人雅集,大自然或自家中演奏,很少参与合奏,受众面很窄。这些,无疑都保留了琴的雅文化传统特征。

演奏形式方面,琴仍保留了独奏、琴歌或琴箫合奏等传统形式,近几年,虽有个别作曲家将琴的演奏形式作了一些改革,如配以电声乐器或交响乐队协奏,但并未得到琴界普遍认可,大多数琴家仍保留个人独奏,自得其乐的演奏传统。

而筝的现状恰恰相反,从创作上看,建国至今古筝创作获空前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期,筝乐创作多由筝家进行,均采用传统五声音阶定弦,多取材于民间音乐(多数为民歌),音乐发展手法多用同一主题变奏的传统样式,在技法上,也突破了传统筝曲右弹左按的基本技法,新增了大指摇、扫摇、双抹、中指点弹等新技法,根据乐曲需要,左手从筝码左边移至了右边,并积极借鉴钢琴琶音及和弦的奏法,大大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如王昌元《洞庭新歌》、张燕《草原英雄小姐妹》、焦金海《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等。而80年代中后期,专业作曲家群体的加入,更成为筝曲创作的一个生力军,并促使筝曲演奏产生了诸多变化,定弦上突破了五声音阶定弦传统,出现了新的音阶定弦;音乐发展手法更为多样化,突破了以前多用的简单的变奏或再现反复手法;演奏技法上,出现了许多新潮奏法,如拍击琴弦、敲击琴板、握拳叩击、音枕后演奏、贴音枕演奏等,丰富了古筝的技法,使筝曲呈现出全新的时代风格。如徐晓琳《黔中赋》、王建民《幻想曲》等。新曲创与新技法的产生相辅相成,使筝曲发展更趋于时代化与大众化。

筝的演奏场所也不断扩大,当今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古筝的奏鸣。这与它更多用于娱人的功能相关。所以当代不论听众或学习者,筝的受众面都远远大于古琴,成为民族乐器中最受群众欢迎、普及性最强的乐器之一。

在演奏形式上,筝也日益多样化,除独奏外,也出现了丝竹乐合奏、器乐伴奏、交响乐队协奏等等诸多新演奏形式。

以上简单的鸟瞰,可见出当代琴筝音乐的发展状况,仍体现了各自对传统特色的保存发扬,即琴乐仍体现了雅文化尚古、不与众合的特点;而筝乐体现了俗文化求新善变、易与众合的特点。正是这种对传统特色的保留,致使其呈现出不同发展形态和影响。

深刻理解琴筝审美的雅俗分野状况和本质特性,对于今天的琴筝音乐发展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接下文


发布日期:2016-08-10 12:43:20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关孟华古筝网   联系地址:美国芝加哥关孟华古筝工作室         网站邮箱: dreamchinazither@gmail.com  
Copyright 2016 gmhguzh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