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音乐研究>
论琴筝审美的雅俗分野之5

1

1.琴的审美风格


中国古代文人多爱好或擅长音乐,一代著名文人常常集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的特点于一体。文人爱乐,又多以琴为首选。他们在奏琴品琴过程中,将对琴美感风格的体验积淀为理论总结,或发表于诗文,其中有许多对琴审美特征的精要表述与概括,现举数例如下。

白居易琴诗:

《船夜援琴》: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夜琴》: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清夜琴兴》: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对琴待月》: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王昌龄《琴》: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王维《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

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常建《江上琴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吴筠《听尹炼师弹琴》: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 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杨衡《旅次江亭》:扣舷不有寐,皓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实上,寂寥寒江深。

方干《听段处士弹琴》: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古代有关品琴之诗极多,以上只是信手拈来的部分议论,品评者多为擅长弹琴和听琴的著名诗人,虽然尚未囊括所有的古代琴论,但窥一斑而知全豹,已可从中看出古代文人阶层对古琴演奏特点和审美风格十分重视,并有着共同的体验和认识。从审美风格的体验和评价来看,大致不离“古、雅、淡、冷、清、幽、细、静、远”等美学范畴,所用的词藻显然都具同质性,大致概括了古琴的审美风格的基本特点,若再作高度概括,则不外乎“古雅静远”,即从时代风格来看,是古远而非近俗的,从情调来看,则是雅静而非亮丽。

诗文之外的文献中,亦不乏对古琴审美风格的认识。在中国乐器中很少像古琴那样具备一套完整的弹琴风格的审美准则。古代文人对古琴审美风格的总结,大致都是一脉相承的。其实,论述古琴美学风格的文章,历代均有之。或见于琴文、专集的琴书、琴谱中,亦有些散见于零星的诗文中。而较有系统和条理地阐述古琴演奏风格的审美经验结晶和审美准则判断的琴论文章,则以明代冷谦的《琴声十六法》和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为较完整和重要。

冷谦的《琴声十六法》实际上乃提出了古琴的十六个审美范畴,为琴乐的审美与表演作了归纳。十六法分别为: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总体上强调清虚幽古的倾向还是明显的。

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是一部对古琴艺术美学集大成的专著,此书在总结前人学术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和、静、清、远、古、淡、逸、雅、丽、亮、采、洁、润、园、坚、宏、溜、健、轻、重、迟、速”二十四况,广泛涉及思想、感情、意境、想象、情趣、韵味、风格等美学问题和运指、按弦、音色、音量、力度、速度等具体技术问题。其在审美风格方面的总结,与唐代诗文中所品评的情况并无二异,都是强调文人雅士的情趣,更多偏重于古雅淡静的风格。

直到当代,古琴审美风格仍得到了顽强的保留,从创作上看,古琴追求复古而非新创,从演奏上看,仍以“打谱”为宗,而不追求现代新技法的引进,从作品风格上看,甚少吸取现代题材和技术,从审美风格上看,仍不媚俗,保留古雅淡远的含蓄之美,均是其古远雅静意旨的延伸。当代商品社会经济大潮在冲击着艺术领地,艺术家们大都追求观众面的扩大和经济效应,古琴之学者和听者仍属曲高和寡之列,但琴家们亦不为所动,对古琴的审美传统仍持肯定态度并加以继承。可见,古琴审美风格在很早就已形成并定型,很少有大的新变化。


发布日期:2016-08-10 12:39:34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关孟华古筝网   联系地址:美国芝加哥关孟华古筝工作室         网站邮箱: dreamchinazither@gmail.com  
Copyright 2016 gmhguzh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